烟雾血管病(Moyamoya angiopathy,MMA)是一类慢性脑血管病,主要特征是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号称“血管病中的癌症”,不断增长的烟雾血管,是生命的挣扎和自救,最终走向出血或梗塞,前途充满黑暗。搭桥手术如黑暗中的明灯刺破了烟雾病的雾霾,引导他们走向光明。又一名年轻烟雾病患者,因脑出血就诊,三年前行右侧搭桥取得良好效果,如今对侧仍在进展,如期进行二次搭桥。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37岁。
主诉:烟雾病术后3年,间断头懵1月
病情介绍:2021年因头痛,脑出血发现烟雾病,药物保守治疗之后半年(2021.08.09)在我科行“右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颞肌贴敷术(STA-MCA + EMS)”术后恢复良好。
体征:目前无明显言语不利、肢体无力、认知功能减退、抽搐等,颅神经查体阴性。
治疗:2024年04月来我院,行左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颞浅动脉贴敷术(STA-MCA + EDAS)。
术前DSA显示
术后复查
手术顺利,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随访3月,头懵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作为我省地市级唯一一家以烟雾病为命名的亚专业科室,成熟开展烟雾病搭桥手术500余例,护理团队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
1.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2.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安静的环境。
3.加强生活护理,防止意外发生。
4.辅助检查护理:
(1)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告知患者检查的方法、目的、重要性及术后注意事项,穿刺处压迫4~6小时,患侧肢体12小时制动,防止穿刺处伤口渗血。
(2)观察DSA检查术后局部伤口敷料情况,患侧足背皮肤温度及末梢血运情况。
术后护理
1.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认知功能、智力及语言功能等。对于间接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后患者,术后血压应高于基础血压10%左右,对于联合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后患者,术后血压维持在基础血压以下20mmHg范围内。
2. 吻合区域伤口不能包扎过紧。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发现切口有渗血、渗液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更换敷料。每2小时观察并记录搭桥血管搏动情况,位置为耳屏前相当于颞浅部位。如搏动减弱,则考虑有血栓形成的可能,需及时告知医师。
3.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袋低于头部20cm为宜,详细记录引流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定时更换头部敷料,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
4.有效缓解和解除疼痛:头疼是脑过度灌注早期表现,术后数小时至数天发生,术后病人若诉头痛,应了解和分析头痛的原因、性质和程度,然后对症处理和护理。
5.预防并发症:
(1) 颅内出血:是本病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72小时。若患者麻醉清醒后逐渐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肢体活动障碍、瞳孔不等大、血压持续升高等,应警惕并发颅内出血的可能。
(2)TIA和脑梗死:加强巡视,观察患者头痛、意识、肢体活动及感觉,严密监测血压、生命体征变化,防止低脑灌注状态下引起脑梗死。
(3)颜面部水肿:是烟雾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要做好患者安全护理,防止跌倒和坠床。通过抬高床头,调整伤口敷料的松紧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4)预防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对于中枢性高热及时采用冬眠低温治疗和护理;癫痫发作时给予及时对症处理。
科室介绍
神经外科(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病区)诊疗三大块:
1、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颈动脉各部位动脉瘤、颈动静脉外伤出血、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舌下神经、面神经病变、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癫痫等;
2、烟雾病(及其并发症脑出血和脑梗塞)、烟雾综合症、血管硬化闭塞性疾病颅内外血管搭桥,儿童烟雾病间接血管重建等;
3、椎管各部位肿瘤、囊肿、感染,外伤,脊柱退行性变的外科治疗,寰枢关节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脊髓电刺激(促醒、止痛、糖尿病足、脑卒中治疗)、颈七神经移植治疗上肢瘫、周围神经疾病等。
神经外科(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病区)
地址:南阳市中心医院一号病房楼七楼
周国平主任:13607632219
刘海玉副主任:13937776930
白新学主任医师:15936125790
王飞主任医师: 13937798252
马新强主任医师:13937798982
赵墨主治医师:13937797868
张跃欣主治医师:17613672187
翟书鹏主治医师:15565887029
李宇船主治医师:15670173523
魏康康主治医师:13723023117
苗统主治医师:15225695831
王一明主治医师:17839931417
郭瑜嘉主治医师:15203876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