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烟雾病?
烟雾病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双侧脑底动脉进行性狭窄、闭塞,同时出现异常增生的网状血管,在脑血管造影时,呈烟雾状的影像表现,因得此名。
烟雾病在东方国家发病率是西方国家的20倍,呈双峰式年龄分布:儿童期和成年期,其中儿童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尤为复杂,主要有脑出血和脑缺血两类表现,儿童烟雾病最常见症状是缺血性脑卒中。
A示脑血管造影显示双侧颈内动脉闭塞(长箭头)和侧枝动脉形成,称为烟雾血管(箭头)。B示3D TOF MRA是脑血管造影的替代方法,显示颈内动脉闭塞(箭头)。
C为MRA源图像,显示基底神经节内的烟雾血管(箭头)。D示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显示远端颈内动脉(上图,箭头)和大脑中动脉(下图,箭头;内框表示失状视图)。
(E)Flair显示弥漫性软脑膜高信号强度,称为ivy征。(F)N-isopropyl-p-[123I] iodoamphetamine SPECT显示双侧额叶灌注不足(箭头)。
临床特征
病因
烟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小儿烟雾病中,遗传因素占很大的原因,且治愈难度较高。
症状
主要表现为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常很严重,可出现运动、意识、语言和感觉障碍等症状。其中感觉性发作、头痛、不自主运动及视力障碍等症状常易被忽视,家长需引起警惕。长期缺血可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在儿童烟雾病中,烟雾血管首发于一侧,随年龄增长,另一侧也会逐渐出现病变。过度通气(如哭闹等)、剧烈运动或体温升高等可诱发或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与MRA或DSA检查结果,可以确诊,但DSA(造影)仍是诊断烟雾病的“金标准”,且能指导手术治疗。
治疗
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血管重建手术是出血型和缺血型烟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重建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血液供应,以稳定脑血管血液动力学,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可以显著降低未来的组中事件,并能改善神经认知功能。
原则上建议诊断明确后尽早手术治疗,目前共有3种不同的血管重建策略:直接搭桥、间接搭桥、联合血管重建术。但目前并无证据证实哪种方法最佳。就儿童而言,颅内血管直径较小,一般适宜行间接颅内血管重建。其手术简单,创伤小,儿童术后血供增加的效果较好,包括脑-颞肌贴敷术、颅骨多点钻孔术等。
脑血管系列之烟雾病—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病区)
病史资料
7岁男童
主现病史:患儿2月前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偏瘫伴失语,我院住院诊断考虑左侧大脑半球多发急性脑梗死、烟雾病,对症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但遗留右侧肢体活动差,右手持物困难及言语不能。对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不佳,住院为求进一步外科手术治疗。
查体:运动性失语、右上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2级,病理征阳性。
住院前急性脑梗死影像
术前影像
手术治疗
患儿以“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失语2月余”发病,症状明显,但暂未出现新发脑梗塞,烟雾病诊断明确,经过精准的术前评估,于全麻下首先行左侧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即脑-硬膜-动脉贴敷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肢体无力及言语不能症状逐渐缓解;半年后进一步行““右侧颞浅动脉贴敷术”。
术后一年余随访:右侧肢体无力症状缓解明显,可自己行走;同时言语不能症状消失,逐步可达到生活自理。
神经外科(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病区)
神经外科(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病区)诊疗三大块:
-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颈动脉各部位动脉瘤、颈动静脉外伤出血、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舌下神经、面神经病变、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癫痫等;
-
烟雾病(及其并发症脑出血和脑梗塞)、烟雾综合症、血管硬化闭塞性疾病颅内外血管搭桥,儿童烟雾病间接血管重建等;
-
椎管各部位肿瘤、囊肿、感染,外伤,脊柱退行性变的外科治疗,寰枢关节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脊髓电刺激(促醒、止痛、糖尿病足、脑卒中治疗)、颈七神经移植治疗上肢瘫、周围神经疾病等。
神经外科(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病区)
地址:南阳市中心医院一号病房楼七楼
周国平主任:13607632219
刘海玉主任:13937776930
白新学主任:15936125790
王飞主任:13937798252
马新强主任:13937798982
赵墨主治医师:13937797868
张跃欣主治医师:17613672187
翟书鹏主治医师:15565887029
李宇船主治医师:15670173523
魏康康主治医师:13723023117
苗统主治医师:15225695831
王一明主治医师:17839931417
郭瑜嘉主治医师:15203876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