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颈七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性痉挛瘫痪--移花接木春风至,患肢擎云焕新生!

2025-06-07  

颈七神经神经移位术

      痉挛性偏瘫是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常见后遗症,患者常表现为患侧肢体僵硬、肌张力增高、活动受限,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传统治疗以药物、理疗和康复训练为主,但多数患者在发病6-12个月后进入恢复平台期,难以进一步改善。颈七神经移位术的诞生,突破了这一困境,通过神经“改道”实现瘫痪肢体的功能重建,被誉为“唤醒瘫痪肢体的革命性技术”。

手术原理

                          

神经改道的科学密码

1. 神经通路重塑

- 手术通过将健侧颈7神经移位至患侧,利用健侧大脑半球的神经资源,“一拖二”控制双侧肢体。

- 颈7神经具有“博而不专”的特点,切断后对健侧肢体影响轻微,且通过代偿可完全恢复。

2. 大脑功能重塑

- 术后通过跨半球神经连接,激发健康大脑的潜能,逐步重建对患肢的控制。


病例分享

患者,男性,24 岁,脑出血术后 3 年,右侧肢体痉挛瘫痪状态


术前入院查体:可简单回答问题,言语欠流利,神志智能认知能力正常。右侧下肢肌力4级,行走步态不协调,右侧上肢抬肩屈肘运动差,腕关节强直,手指屈曲痉挛状态。

                          

                          

                           

小结

      颈七神经移位术的诞生,标志着痉挛性偏瘫治疗从“被动康复”迈入“主动重建”的新纪元。这项由顾玉东院士团队首创的技术,通过神经通路的精妙改道,将健侧大脑的潜能延伸至患侧肢体,实现了“一侧半球控双手”的医学奇迹。临床数据显示,约89%的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显著改善,部分患者甚至重获捏泥人、系纽扣等精细动作能力,其疗效突破传统康复训练的“天花板”,为长期困于痉挛与功能障碍的患者开辟了重生之路]。

      然而,手术成功并非终点,而是功能重塑的起点。术后长达1年多的阶梯式康复训练至关重要——从早期神经生长到后期生活技能模拟,每一步都需医患携手,以科学方案激发神经与肌肉的协同进化。当前,我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派出专家团队系统学习该项国际创新技术,配备相关先进设备,该技术已在我科成熟开展,让更多患者突破肢体禁锢,重拾生活尊严。

      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这项技术不仅是医学的馈赠,更是生命的转机。正如这例年轻24岁患者术后痉挛缓解,言语也意外流利顺畅,重拾希望,积极乐观,并逐步恢复运动能力,印证了“科技向善”的永恒命题。期待随着技术普及,让更多患者能跨越痉挛之困,在神经重塑的曙光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



神经外科(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病区)诊疗范围:

1、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颈动脉各部位动脉瘤、颈动静脉外伤出血、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舌下神经、面神经病变、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癫痫等;

2、烟雾病(及其并发症脑出血和脑梗塞)、烟雾综合症、血管硬化闭塞性疾病颅内外血管搭桥,儿童烟雾病间接血管重建等;

3、椎管各部位肿瘤、囊肿、感染、外伤、脊柱退行性变的外科治疗、寰枢关节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综合征、颈七神经移植治疗上肢瘫等。

4、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昏迷促醒、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糖尿病足、带状疱疹等顽固性疼痛、神经源性膀胱等。

神经外科(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病区)

地址:南阳市中心医院一号病房楼七楼

周国平主任:13607632219

刘海玉主任:13937776930

白新学主任:15936125790

王飞主任: 13937798252

马新强主任:13937798982

赵墨主治医师:13937797868

张跃欣主治医师:17613672187

翟书鹏主治医师:15565887029

李宇船主治医师:15670173523

魏康康主治医师:13723023117

苗统主治医师:15225695831

王一明主治医师:17839931417

郭瑜嘉主治医师:15203876345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