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为我科开展的重要手术之一,手术广泛开展,核心技术之一,手术例数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出现一过性瞳孔散大为之少见。
患者为一男性病人,65岁。头晕伴右眼视物模糊1年余。
既往:2018.11.17在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及右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
患高血压病史5年余;
冠心病病史5年余,口服"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
术前准备完善,在TCD监测下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取出斑块顺利
斑块主体位于左侧颈内动脉球部,长约2.5cm,斑块以远重度狭窄,斑块较短,色黄,斑块内大量脂质沉积。
术后,患者出现谵妄,情绪躁动,左侧瞳孔6mm,光反应消失,右侧瞳孔2.0mm,肢体活动良好。复查CT未见明显出血,CTA左侧颈内恢复通畅。
眼科会诊排除青光眼,术前麻醉师曾用一支阿托品。术后2小时患者意识清,左侧瞳孔自行恢复至3mm,光反应灵敏,右侧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活动良好。属一过性散大。
综合分析需考虑以下可能原因:
1.术中牵拉或机械性损伤
◇颈动脉窦或颈交感神经链损伤:
◇术中牵拉颈动脉分叉处的颈动脉窦或周围组织可能损伤颈交感神经链(尤其是颈上神经节),导致霍纳综合征( Horner ' s syndrome ),典型表现为瞳孔缩小( miosis )。
但少数情况下,交感神经的短暂刺激(而非损伤)可能导致一过性瞳孔散大(罕见),通常伴随眼睑下垂、无汗等。
直接机械刺激:手术操作可能短暂刺激瞳孔散大肌的交感神经纤维。
-
缺血性原因
.后循环缺血(如脑干缺血):
◇ CEA 术中/术后可能因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灌注或低灌注)导致后循环缺血(如中脑、动眼神经核受累),但通常伴随其他脑干症状(如意识障碍、对侧偏瘫等)。
.视网膜或视神经缺血:罕见,需结合视力检查。
3.药物或麻醉相关因素
.术中/术后药物作用:
.全身麻醉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或局部用药(如散瞳剂)可能导致瞳孔散大,但通常为双侧。
.局麻药颈丛阻滞:若术中行颈丛阻滞,药物扩散至星状神经节可能干扰交感神经功能。
4.癫痫发作
·术后局灶性癫痫:罕见,但癫痫发作后√能出现一过性瞳孔散大(发作后 Todd 现此患者术前应用阿托品一支,一般出现双侧瞳孔散大,经全科分析,倾向于可能与术中迷走神经链短暂牵拉导致一过性瞳孔散大。后患者经过稳定血压等综合治疗后顺利出院。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
——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亚专科
-
——神经调控、神经修复与重建亚专科
诊疗范围:
1、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颈动脉各部位动脉瘤、颈动静脉外伤出血、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
2、烟雾病与烟雾综合症导致的脑缺血及脑出血、脑血管硬化闭塞性疾病,颅内外血管联合搭桥,儿童烟雾病间接血管重建等;
3、脊柱脊髓肿瘤、囊肿、感染、外伤、退行性变的外科治疗,寰枢关节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栓系、脊髓空洞症等;
4、神经调控技术:脊髓电刺激在昏迷促醒、止痛、糖尿病足、神经源性膀胱、脑卒中—脑外伤及脊髓损伤后遗症应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癫痫等;
5、神经修复与重建:颈七神经移植治疗中枢性上肢瘫,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治疗,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视神经管减压,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等。
地址:南阳市中心医院一号病房楼七楼
科 室 电 话: 63200530 61660072
周国平主任: 13607632219
刘海玉副主任: 13937776930
王 飞主任医师: 13937798252
马新强主任医师:13937798982
张跃欣副主任医师:17613672187
翟书鹏主治医师:15565887029
李宇船主治医师:15670173523
苗 统主治医师:15225695831
王一明主治医师:17839931417
郭瑜嘉主治医师:15203876345
古凯文医师:13623777290
王清毅医师:18338962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