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脑出血多种手术方式个体化治疗

2025-09-30  

   随着天气转冷,脑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近期我科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出血患者,依据患者出血位置、出血原因以及患者个人情况及患者家属意愿,选用四种不同的术式治疗脑内出血,病例汇报如下:

  1. 立体定向下脑内血肿清除术

   技术原理:

      1.术前在患者头部安装头架,以CT扫描获取的图像为依据,建立三维坐标系。可精确确定颅内血肿的中心靶点位置,误差通常控制在1mm左右。

      2.将数据导入电脑,根据血肿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计算出最佳入颅点(通常选择非功能区),并模拟手术入路。通过调整定向仪的坐标参数,使穿刺针或引流管沿着预定路径准确到达血肿中心。穿刺路径可避开重要血管和功能区,降低术中损伤风险。

      3.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通过颅骨钻孔(仅需钻一小口)将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对于液态血肿可直接抽吸,对于凝固血肿,可通过注入尿激酶等药物溶解后引流,逐步清除血肿,减轻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

             

   病例展示:

   女,60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意识障碍6小时入院,头颅CT:脑干出血,出血量约6ml。急诊行立体定向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复查血肿清除满意。

              

   本例患者特点:

      1.老年女性,脑干出血,出血位置深在,既往长期高血压、糖尿病。

      2.精准微创: 定位精确(毫米级),切口和骨孔小,对正常脑组织损伤极小。

      3.手术时间短、恢复快: 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开颅。 

   但本术式存在一定缺点:

      1. 术前患者头部需上头架,患者有一定程度上的不适。

      2.视野局限: 属于盲操作,无法直接看到血肿腔内部情况,清除血肿主要靠冲洗和引流,可能不彻底,术后再出血可能。 

      3. 止血困难: 如遇活动性出血,难以在狭小空间内有效止血,风险高。 

   二、机器人辅助下脑内血肿清除术

   技术原理:

      1.多模态影像融合与智能规划

   机器人系统通过整合患者的头颅CTMRI等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智能分析。医生可在术前精准定位血肿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血管、神经结构的关系,规划最佳穿刺路径,避开重要功能区和血管密集区,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2.高精度定位与机械臂操作

   机器人配备亚毫米级机械臂,通过3D结构光注册技术或光学追踪系统,实现精准定位。注册过程快速简便,如华科Q300机器人可在2分钟内完成无创注册,定位精度达0.5毫米级。机械臂根据术前规划路径,引导穿刺针准确到达血肿靶点,误差极小,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3.微创穿刺与血肿清除

   采用微创穿刺技术,通过小骨孔(直径约0.5cm)进入颅内,利用穿刺针或引流管进行血肿抽吸或引流。部分机器人配备刚--软设计的穿刺引流针,钢针穿刺颅骨,柔针进入脑组织,软针在血肿内抽吸引流,降低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可通过颅内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实时监测颅内环境,确保手术安全。

      4.实时导航与动态调整

   术中机器人结合光学追踪系统或AR技术,实时显示穿刺针位置和血肿清除情况,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操作。部分系统还支持患者体位动态追踪,机械臂随患者体位变化自动调整,保证手术精度。

   与立体定向手术区别:同属于微创穿刺抽吸血肿,机器人可通过3D结构光技术,经电脑计算,术前无需头架,头皮外贴MARKER,即可准确定位出血肿位置,可减轻患者痛苦及手术准备时间。手术风险与立体定向手术一致。

             

   病历展示:

      81岁男性,以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口齿不清2小时入院。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出血,出血量约35ml,血肿较规则,长条形。考虑患者高龄,神志清楚,若行立体定向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前需固定头架,痛苦性大,因此综合评估后行机器人辅助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给予尿激酶应用,复查片子满意。

             

              

   三、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

   术式优点

      1.创伤小:仅需约2-3cm的颅骨钻孔或小骨窗(3-4cm)进入颅内,避免大范围开颅,显著降低对正常脑组织的牵拉和损伤。

      2.出血少:术中出血量少,减少输血需求,较适合凝血功能较差或高龄患者。

      3.视野清晰:内镜提供近近距离、多广角、高亮度的照明,可清晰显示血肿及周围血管、神经结构,减少手术操作盲区。

      4.精准清除:直视下操作,避免盲目穿刺,降低误伤脑功能区或血管的风险

      5.清除率高:内镜直视下清除血肿,减少血肿残留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或占位效应。

      6.即时止血:术中可直视出血点并直接电凝止血,降低术后再出血概率。

      7.手术时间短:熟练操作下可在1-2小时内完成,缩短麻醉时间,降低全身并发症风险。恢复快:术后患者清醒早,神经功能恢复快。

   局限性:

      1.小骨窗(锁孔入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手术器械的进入和活动角度。与开颅手术中外科医生可以自由移动双手和器械相比,内镜下的器械只能在固定的通道或狭窄的空间内移动,缺乏灵活性。

     2. 器械干扰:内镜镜头、吸引器、双极电凝等器械在狭小空间内容易相互干扰,影响操作效率。

     3. 二维平面视野,缺乏深度感,在血肿腔深部操作时,对器械与重要结构(如血管、神经)之间的距离判断容易产生误差,增加了损伤风险。

     4. 止血困难,这是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最突出、最关键的局限性之一。

     5.视野易被阻挡:一旦发生活动性出血,即使是小血管出血,血液也会迅速充满狭小的术野,遮蔽内镜镜头,无法看清出血点。

     6.·止血手段受限:在狭窄的通道内,使用双极电凝精准夹住并电凝出血点比在开颅手术中困难得多。对于血肿壁的广泛渗血,缺乏有效的压迫止血手段。

     7. 血肿清除可能不彻底:由于是间接观察,可能存在视野盲区。对于附着在血肿壁上、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的陈旧性血凝块,强行吸除可能导致新的损伤。因此,手术目标通常是清除血肿量的70%-80%以有效减压,而非追求100%清除,这可能导致术后有血肿残留。

  病例展示:

     55岁女性,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失语2小时入院,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约40ml,出血散在,岛征、分页征存在。既往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考虑若行血肿腔穿刺引流再出血风险极高,遂行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直视下清除脑内出血,彻底止血,术后复查血肿清楚满意。

             

   四、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

   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因创伤大、麻醉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在临床已不作为首选,但其仍存在不可替代的位置:

      1. 控制力最强: 暴露充分,能直接处理活动性出血点(如动脉瘤、血管畸形),止血最可靠。

      2. 减压效果最佳: 可同时进行去骨瓣减压术,为严重脑水肿提供空间,是抢救生命的终极手段。

      3. 清除彻底: 视野开阔,便于彻底清除血肿。 

      4. 适用性广: 对血肿大小、位置限制少,尤其适合巨大、表浅或危及生命的血肿。

      5. 技术成熟: 是神经外科基础术式,普及率高。 

   病例汇报:

   女45岁,以突发头疼1为主诉入院。既往患有烟雾病,6年前行右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1年前复查建议行左侧搭桥术,患者选择保守治疗。考虑患者烟雾病出血,出血量较大,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颞肌贴敷术,在清除脑内血肿的同时,将颞肌贴敷于脑表面,期望未来通过颞肌深部血管的生长作用改善脑缺血。

             

   基于我院全面掌握颅内血肿清除核心技术的基础,未来我们将重点聚焦"精准智能""个体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多技术融合手术平台,整合机器人精准定位与内镜直视优势,并建立智能化诊疗决策系统。最终推动诊疗模式从"血肿清除""神经功能最大化保护"的战略转型,致力打造区域领先的颅内血肿精准外科诊疗中心。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亚专科

      ——神经调控、神经修复与重建亚专科

   诊疗范围:

      1、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颈动脉各部位动脉瘤、颈动静脉外伤出血、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

      2、烟雾病与烟雾综合症导致的脑缺血及脑出血、脑血管硬化闭塞性疾病,颅内外血管联合搭桥,儿童烟雾病间接血管重建等;

      3、脊柱脊髓肿瘤、囊肿、感染、外伤、退行性变的外科治疗,寰枢关节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栓系、脊髓空洞症等;

      4、神经调控技术:脊髓电刺激在昏迷促醒、止痛、糖尿病足、神经源性膀胱、脑卒中脑外伤及脊髓损伤后遗症应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癫痫等;

      5、神经修复与重建:颈七神经移植治疗中枢性上肢瘫,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治疗,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视神经管减压,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等。

   地址:南阳市中心医院一号病房楼七楼

   科   话:0377--63200530    61660072

   周国平主任:13607632219

   刘海玉副主任:13937776930

   王 飞主任医师: 13937798252

   马新强主任医师:13937798982

   张跃欣副主任医师:17613672187

   翟书鹏主治医师:15565887029

   李宇船主治医师:15670173523

   苗    统主治医师:15225695831

   王一明主治医师:17839931417

   郭瑜嘉主治医师:15203876345

   古凯文医师:13623777290

   王清毅医师:18338962265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