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患者常常面临颅脑损伤、脑瘤、脑出血等严重问题,除了手术等核心治疗外,合理的镇痛镇静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什么神经外科患者更需要“镇痛镇静”?
- 疼痛是“危险信号放大器”:术后伤口痛、有创操作引起的不适、颅内压升高引起的头部胀痛等,都会让身体启动“应激模式”——血压飙升、心跳加快等,这可能导致脆弱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或加重脑水肿。
- 躁动是“二次伤害制造者”:患者烦躁挣扎时,不仅可能拔掉气管插管、输液管、引流管等,头部晃动还可能让刚止血的手术部位再次出血,甚至影响颅骨修复的稳定性。
- 过度消耗拖慢恢复:疼痛和焦虑会让身体持续释放应激激素,加重大脑的代谢负担,就像给受伤的大脑“额外施压”,延缓神经功能修复。
因此,神经外科的镇静镇痛不是“让患者睡过去”那么简单,而是通过减少这些干扰因素,为大脑创造一个“安静修复”的环境。
镇痛镇静非药物疗法:
尽可能祛除病房中导致疼痛、焦虑和躁动的诱因(BPS)。通过改善住院环境、降低噪音、集中进行护理及医疗干预、减少夜间声光刺激等策略,促进睡眠,保护患者睡眠周期。
睡眠剥夺不仅易于造成患者精神障碍,还可损害组织修复及免疫机制,使危重患者焦虑甚至谵妄,并增加机体的应激反应。
噪音也是影响患者睡眠的重要因素,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的报警声、电话铃声,医护人员的大声言语和行为的声音,甚至频繁的开关门以及患者和设备的搬动转运均可能是噪音的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医院白天的噪音不超过40—45分贝,晚上不超过35分贝。
镇痛镇静药物疗法:镇痛和镇静是“黄金搭档”,研究表明,联合镇痛治疗的镇静方案能减少疼痛发生率,降低患者镇痛评分,降低机械通气的使用率,减少气管插管时间及缩短住院时间。
镇静药物:苯二氮卓类和丙泊酚仍然应作为目前镇静治疗的基本药物。右美托咪啶通过拮抗中枢及外周儿茶酚胺的作用,兼具轻度镇静和镇痛效果,与其他镇痛镇静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阿片类镇痛药物:吗啡、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二氢吗啡酮、美沙酮,布托啡诺以及地佐辛等。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和胃肠蠕动减弱;在老年人尤其明显。
镇静镇痛药物在难治性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对存在颅内高压(IH)等继发性脑损伤风险的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目的应兼顾脑保护层面,包括控制ICP、维持脑灌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控制癫痫发作和预防/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等。 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专家共识推荐,当患者出现RIH时应强化镇痛镇静治疗,但同时应警惕药物不良反应,如PRIS等。
镇痛镇静药物在目标体温管理中的应用:鉴于低温时药物代谢和消除减慢、作用时间延长,此时,短效镇痛镇静药物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芬太尼、咪哒唑仑和丙泊酚是最为常用的镇痛镇静药物
实施镇痛镇静治疗前后应该常规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状态和器官储备能力(BPS)。
镇痛和镇静不足时,患者可能出现人机对抗、呼吸浅促、潮气量减少、心率增快、氧饱和度降低等;镇痛和镇静过深时,患者则可能表现为呼吸频率过慢、幅度减小、心率过慢、血压下降、缺氧和(或)二氧化碳蓄积等。
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保护患者的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
1. ICU 获得性肌无力:积极处理原发病,尽量减少或避免引起肌无力的药物,早期康复训练,充足的营养支持等。
2. 循环功能抑制:进行循环功能监测,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给药剂量及速度,并适当进行液体复苏,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3. 呼吸功能抑制: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及幅度,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及时调整为浅镇静。
4. 消化功能影响:配合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联合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和新型阿片类制剂等措施。
5. 其他:容易造成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神经外科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的应用,就像给受伤的大脑“搭了个安静的帐篷”——既隔绝外界干扰,又不影响医生随时“查看修复进度”。它们的价值,不在于让患者“沉睡”,而在于通过科学调控,为大脑争取更多修复时间,让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度过最关键的恢复期。这背后,是医生对病情的精准判断,和对“保护”与“观察”平衡的极致追求。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颈动脉、烟雾病与脊柱脊髓亚专科
——神经调控、神经修复与重建亚专科
诊疗范围:
1、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颈动脉各部位动脉瘤、颈动静脉外伤出血、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
2、烟雾病与烟雾综合症导致的脑缺血及脑出血、脑血管硬化闭塞性疾病,颅内外血管联合搭桥,儿童烟雾病间接血管重建等;
3、脊柱脊髓肿瘤、囊肿、感染、外伤、退行性变的外科治疗,寰枢关节脱位、小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栓系、脊髓空洞症等;
4、神经调控技术:脊髓电刺激在昏迷促醒、止痛、糖尿病足、神经源性膀胱、脑卒中—脑外伤及脊髓损伤后遗症应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癫痫等;
5、神经修复与重建:颈七神经移植治疗中枢性上肢瘫,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治疗,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视神经管减压,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等。
地址:南阳市中心医院一号病房楼七楼
科 室 电 话:0377--63200530 61660072
周国平主任: 13607632219
刘海玉副主任: 13937776930
王 飞主任医师: 13937798252
马新强主任医师:13937798982
张跃欣副主任医师:17613672187
翟书鹏主治医师:15565887029
李宇船主治医师:15670173523
苗 统主治医师:15225695831
王一明主治医师:17839931417
郭瑜嘉主治医师:15203876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