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疗指南

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2024-10-19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 一是发病率逐年递增,成为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二是年轻化。微创手术治疗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脑出血部位图片

      目前常见的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软硬通道微创钻孔手术徒手操作,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机器人辅助下治疗脑出血。

      软硬通道微创钻孔手术徒手操作:优点: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效果较好。缺点:无法准确把控穿刺方向和深度,穿刺的过程有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血肿清除率低,术后需多次打尿激酶,增加颅内感染率。不适合急性早期手术。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也是常用的手段。利用立体定向技术,精确定位血肿的位置,然后通过穿刺针将血肿内的血液抽出,并置入引流管,持续引流剩余的血肿。

立体定向脑出血操作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是其中之一。通过在颅骨上钻一个小孔,将神经内镜置入脑内,医生可以在清晰的视野下直接观察到出血部位,并精准地清除血肿。这种方法创伤小,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

      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创伤小,只需在颅骨上开个小骨窗,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术后可将骨瓣还纳;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神经内镜可多角度观察、视野清晰,尽可能清除血肿,减少血肿的继发性病理损伤;神经内镜可抵近观察,明确出血点位置,止血彻底。

神经内镜操作步骤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颅骨上开一个较小的骨窗,进入颅内清除血肿。相比传统的大骨瓣开颅手术,其创伤相对较小。

小骨窗手术模拟

      机器人辅助下治疗脑出血:脑出血是一种危急的疾病,而机器人辅助下治疗脑出血用为其治疗带来了新的途径。

      首先,在手术前,通过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 CT、MRI 等,对患者的脑部进行详细扫描,获取脑出血的精确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这些数据被输入到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为手术规划提供基础。手术过程中,机器人凭借其高精度的定位和操作能力发挥关键作用。它的机械臂能够按照预设的路径,精准地到达脑出血部位。医生在操作控制台的辅助下,控制机器人进行血肿清除等操作。

      机器人还能实时监测手术中的各种参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它可以过滤掉医生手部的微小颤抖,使操作更加稳定和精确。机器人通过其精准的定位、稳定的操作和智能化的功能,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机器人治疗仍需要医生的丰富经验和专业判断,二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机器人辅助下清除血肿

      这些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出血的量、部位、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后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术方式。

      总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生存希望和更好的预后。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精准操作和精心护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作为我科成熟开展的核心技术,我科在市内首先开展“立体定向下脑内各部位血肿清除术”包括:脑干血肿、丘脑血肿、基底节区血肿、小脑血肿等上百例,通过“微创小切口”、“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等特点,手术效果显著。同步开展“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及“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及“机器人辅助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效果均十分理想。

      周国平主任,南阳市中心医院二级主任医师、神经外二科主任、新乡医学院教授、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卒中血运重建专委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调控与功能修复专委会委员、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颈部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南阳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南阳市学科技术带头人、南阳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南阳市科技功臣。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周国平主任:13607632219

科室电话:0377-63200530    0377-61660076

地址:南阳市工农路南阳市中心医院一号楼七楼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